激活的SIRT1 通過增強 H 型血管生成和骨形成的耦聯(lián)來促進骨修復
SIRT1 activation promotes bone repair by enhancing the coupling of type H vessel formation and osteogenesis
KWS:SIRT1;bone repair;type H vessel formation;osteogenesis
骨缺損可由感染、腫瘤切除或外傷引起,潛在的嚴重后果包括骨折和畸形。目前,自體骨移植、牽引成骨和膜誘導再生技術是治療骨缺損常用的方法。然而,這些方法可能無法實現(xiàn)令人滿意的愈合,部分原因是血管再生不足。
最近的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H型血管是一種高表達血小板內皮細胞粘附分子1(CD31)和內皮粘蛋白(EMCN)的特異性毛細血管亞型。通過介導血管生成-成骨耦聯(lián)機制,這種毛細血管亞型可維持骨穩(wěn)態(tài)。此外,H 型血管的缺失也會抑制再生組織中的成骨,其受 H 型血管中骨祖細胞增殖和分化的調節(jié)。成骨和血管生成耦聯(lián)涉及多種細胞因子及信號通路,包括血小板源性生長因子BB、低氧誘導因子-1α、Notch信號通路、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等。然而,目前尚不清楚調節(jié)因子是否增強了 H 型血管和成骨之間的耦聯(lián)功能以進一步促進骨修復。
Sirtuin 1(SIRT1)是一種 NAD(+)依賴性脫乙酰酶,調節(jié)內皮功能并維持內皮穩(wěn)態(tài)。此外,SIRT1 控制血管生成過程中內皮細胞(ECs)的血管生成活性。以往研究報道,SIRT1 激活劑的持續(xù)釋放通過調節(jié)成骨細胞/破骨細胞分化來恢復不平衡的骨穩(wěn)態(tài)。然而,SIRT1 是否調節(jié)骨缺損中的 H 型血管仍有待闡明。
最近,華西-國家口腔疾病臨床醫(yī)學研究中心的課題組進行了深入探索,假設 SIRT1 在 H 型血管生成中起調節(jié)作用,影響骨缺損的愈合。為了檢驗這一假設,研究人員構建了 HUVECs 和成骨細胞的體外共培養(yǎng)系統(tǒng),探討了 SIRT1 的激活或抑制對 HUVEC 血管生成和成骨特性的影響;還評估了 SIRT1 活性對小鼠股骨和下頜骨缺損中 H 型血管和成骨作用的影響。研究結果確定了通過 H 型血管增強骨修復的創(chuàng)新且可行的靶點。該研究發(fā)表于Cell Proliferation 期刊題為“SIRT1 activation promotes bone repair by enhancing the coupling of type H vessel formation and osteogenesis”。
首先,CCK8 測定顯示,SRT1720(SIRT1激活劑)處理促進了 HUVEC 增殖,而EX527(SIRT1抑制劑)處理則具有相反的效果。劃痕傷口愈合實驗的結果表明,SIRT1 激活增加了 HUVEC 遷移,而 SIRT1 抑制則具有相反的效果。定量分析結果表明,SRT1720 處理時細胞遷移顯著增加,EX527 處理后細胞遷移減少。此外,SIRT1 活化的 HUVECs 在基質膠上形成了更多的管狀結構和分支,而抑制 SIRT1 會削弱這種能力。還觀察到 SIRT1 活性水平與 CD31、EMCN 和 VEGF 表達之間存在正相關性。這些數(shù)據(jù)表明,激活SIRT1 增強了 HUVECs 的增殖、遷移和血管生成。
隨后,根據(jù)初步結果,研究人員利用 SRT1720 和 EX527 來檢查 SIRT1 激活或抑制對共培養(yǎng)系統(tǒng)中細胞血管生成和成骨能力的影響(圖1 A)。
關于血管生成,觀察到直接共培養(yǎng)導致血管網絡的自發(fā)形成,即使在沒有基質膠的情況下也是如此。免疫熒光染色顯示,CD31 高表達,表明該網絡主要由 HUVECs 形成。SIRT1 激活顯著增強了共培養(yǎng)系統(tǒng)中血管網絡的形成,而 SIRT1 抑制則減少了血管生成(圖1 B、C)。此外,血管生成基因和蛋白(VEGF、CD31、EMCN 和 HIF1A)的表達在 SIRT1 激活后增加(圖1 D、E),且觀察到血管生成因子 SLIT3 的分泌量也顯著增加(圖1 F)。
ALP 和 ARS 染色實驗的結果表明,SIRT1 激活顯著增強了共培養(yǎng)系統(tǒng)的成骨能力(圖1 G)。此外,成骨因子(ALP、RUNX2、OSX 和 COL1A)的表達水平增加,而抑制 SIRT1 削弱了系統(tǒng)的成骨能力(圖1 H、I)。此外,培養(yǎng)基中 HUVECs 衍生的 TGF-β 濃度顯著增加,SIRT1 激活進一步放大了這種效應(圖1 J)。然而,激活或抑制SIRT1 均未觀察到成骨細胞成骨能力的顯著增強。這些數(shù)據(jù)表明,激活SIRT1 在體外促進 HUVEC/成骨細胞共培養(yǎng)系統(tǒng)的血管生成和成骨能力。
圖1 SIRT1激活增強了HUVEC/成骨細胞共培養(yǎng)系統(tǒng)的血管生成和成骨能力。
免疫印跡試驗結果顯示,共培養(yǎng)增加了與磷脂酰肌醇3-激酶(PI3K)/AKT/叉頭框轉錄因子O1(FOXO1)通路相關的蛋白質的磷酸化水平,而在激活或抑制 SIRT1 后,磷酸化水平分別進一步增強或減弱。siRNA 轉染后,AKT 在共培養(yǎng)系統(tǒng)中的表達顯著降低,且血管生成相關基因和蛋白質的表達也明顯減少。共培養(yǎng)系統(tǒng)中的血管網絡數(shù)量也減少了。此外,ALP 染色顯示,在 si-AKT 轉染后,共培養(yǎng)系統(tǒng)的成骨能力降低,與成骨相關的基因和蛋白質的表達顯著降低。這說明,PI3K/AKT/FOXO1信號通路介導 SIRT1 在 HUVEC/成骨細胞共培養(yǎng)系統(tǒng)中的作用。
為了提供進一步的證據(jù)支持 SIRT1 在骨愈合中的作用,實驗誘導小鼠股骨或下頜骨的骨缺損,然后用 SRT1720 或 EX527 處理(圖2 A)。值得注意的是,激活的SIRT1 在不同時間點顯著促進骨缺損愈合,而抑制 SIRT1 會減緩股骨和下頜骨的這一過程(圖2 B-E)。對于股骨,定量分析顯示,SRT1720處理組在 14 天時僅在骨小梁數(shù)(Tb.N)和骨小梁分離度(Tb.Sp)的骨愈合參數(shù)值上存在顯著差異,其他測量值之間無顯著差異(圖2 C)。此外,下頜骨中骨體積分數(shù)(BV/TV)、Tb.Sp 和骨小梁厚度(Tb.Th)在 SRT1720處理后 14 天也存在顯著差異,而其他指標未觀察到差異(圖2 E)。與這些發(fā)現(xiàn)一致,HE 和 Masson 的骨缺損三色染色也表明,SRT1720處理促進了新骨的形成和成熟(圖2 F、G)。這些數(shù)據(jù)表明,SIRT1 的激活促進股骨和下頜骨缺損后的骨愈合。
圖2 SIRT1激活促進股骨和下頜骨缺損的骨愈合。
免疫熒光染色顯示,SRT1720 處理顯著促進了股骨缺損中 H 型血管系統(tǒng)的生成,而 EX527 則阻礙了這一過程。在第 7 天和第 14 天之間,定量分析顯示,H 型血管標志物的表達存在顯著差異。對于與骨缺損附近的 H 型血管共表達的成骨因子,如 ALP 和 RUNX2,SIRT1 激活顯著增加了它們的表達,而 SIRT1 抑制則具有相反的效果。
在下頜骨缺損中,SIRT1 活化也與 H 型血管呈正相關。此外,SRT1720處理組下頜骨缺損中 ALP 和 RUNX2 的表達顯著升高。然而,在 EX527 處理組中,觀察到 RUNX2 表達存在顯著差異,而非ALP 表達。
缺氧誘導因子1a(HIF1A)表達與 H 型血管的形成密切相關。SIRT1 的激活上調了骨缺損部位的 HIF1A 表達(圖3 A、B)。在股骨缺損中,HIF1A 表達與 SIRT1 活性之間存在良性關聯(lián)(圖3 C)。在下頜骨缺損中,HIF1A 表達在初期較高,后期降低,這與在 H 型血管形成中觀察到的變化一致(圖3 D)。此外,SIRT1 激活顯著增加了骨缺損中 p-AKT 和 p-FOXO1 的表達(圖3 E-H)。以上數(shù)據(jù)表明,SIRT1 的激活通過 PI3K/AKT/FOXO1 通路增強骨缺損中 H 型血管和成骨/血管生成因子的耦聯(lián)。
圖3 SIRT1的激活通過AKT-相關通路促進HIF1A在股骨和下頜骨缺損中的表達。
圖4 SIRT1 的激活增強了 H 型血管生成與成骨的耦聯(lián),通過 PI3K/AKT/FOXO1 信號通路促進骨修復。抑制 SIRT1 會削弱血管和骨形成,突出了 SIRT1 在耦聯(lián)過程中的關鍵作用。
總之,這項研究利用體外共培養(yǎng)系統(tǒng)和骨缺損模型為 SIRT1 在 H 型血管發(fā)育和骨修復中的功能提供了重要見解。它還為 SIRT1 激活劑在促進骨愈合中的臨床應用提供了更多的實驗證據(jù)。然而,為了充分闡明這些過程的潛在機制并研究 SIRT1 在臨床環(huán)境中的治療潛力,未來有必要進行更深入的研究。
參考文獻:Liu Z, Liu H, Liu S, Li B, Liu Y, Luo E. SIRT1 activation promotes bone repair by enhancing the coupling of type H vessel formation and osteogenesis. Cell Prolif. 2024 Jun;57(6):e13596. doi: 10.1111/cpr.13596. Epub 2024 Jan 11. PMID: 38211965; PMCID: PMC11150139.
圖片來源: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參考文獻
小編旨在分享、學習、交流生物科學等領域的研究進展。如有侵權或引文不當請聯(lián)系小編修正。如有任何的想法以及建議,歡迎聯(lián)系小編。感謝各位的瀏覽以及關注!關注“Naturethink”公眾號,了解更多相關內容。
相關產品
免責聲明
- 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化工儀器網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-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化工儀器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-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(非化工儀器網)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- 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(lián)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