測量范圍 | 1-70amu | 測試精度 | 0.006% |
---|---|---|---|
產地類別 | 進口 | 分辨率 | (10%峰谷)100 |
價格區間 | 300萬-500萬 | 儀器種類 | 色譜聯用雙路連續流 |
質量范圍 | 1-70dalton |
Isoprime的起源可追溯到七十年代初。歷經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,由原VG同位素公司到zui終形成的穩定同位素質譜專家——Isoprime公司,其生產線不斷發展。在過去的35年里,持續不斷的研發造就了一系列著名的產品——VG Sira、Prism、Optima IRMS。秉承世襲的優勢,Isoprime同位素質譜代表了世界上zui*的同位素質譜儀及樣品引入系統的組合。Isoprime是在元素分析領域具有超過一百一十年專業經驗的的Elementar的全資子公司。
新的設計原理,*的Isoprime萬用三杯接收器(UTC),設計的高性能法拉第杯,已證明其壽命可超過十年??蓴U展一個IsoPrime*的的型的靜電過率器(ESF),提供的連續流H2測定能力。
穩定同位素質譜儀技術優勢:
一、質譜部分:
1、 100V超寬動態范圍信號放大器,有利于高C:N, C:S =5000:1樣品測定;
2. 同類設備*的氫同位素測定,zui小的H3+系數<8ppm/nA, 水樣中D/H測定精度優于0.5‰;
3. 離子源底置分子渦輪泵、源內磁鐵以及氧化釷保護燈絲,確保離子源長期在零交叉污染、高靈敏度、長壽命下連續工作,提高質譜耐用性;
4.可擴展多杯接收器,zui多可擴展至10杯,用于二元同位素特征表征(clumped Isotope);
5、快速質譜峰跳躍,可以勝任CHNS四元素同時測定;
6. 標配皮拉尼真空規和潘寧真空規,實時反饋系統真空狀態,進行自動診斷以及安全鎖定保護;
7、IonVantage質譜工作站軟件,兼容可控全部外設,項目組管理模式,方法設定簡便易行,支持腳本控制,增加第三方外設;
二、穩定同位素質譜儀元素分析儀部分
1、連續流模式下與Elementar的vario ISOTOPE cube元素分析儀聯用,可以承受進樣量高達1g,碳含量高達50mg的樣品,從而使不均一樣品的同位素質譜分析也可以得到的精度,而不僅僅是做純化合物樣品;
2、行業的C、N檢測精度,13C<0.1‰、15N<0.15‰
3、一次進樣實現CHNS的同位素比分析;
4、球閥進樣設計,利用氦氣吹掃功能,實現零空白進樣(標準配置);
5、三吸附柱于動態吸附-解吸附CO2、N2、SO2、H2O,實現基線分離,均為單獨流路設計,無交叉污染;
6、富氧模式燃燒時間zui長可達6分鐘,是真正瞬間燃燒+*燃燒,確保即使是土壤等樣品,也可以*燃燒;
7、燃燒爐十年保修;
8、系統免工具維護;
三、GC V氣相燃燒接口
1、秉承歷史悠久的燃燒技術,燃燒溫度可達1450℃,燃燒管內無冷點;
2、C、N同位素比分析可以在同一燃燒-還原管上實現;
3、的燃燒管反吹技術,確保玻璃碳燃燒管的超長壽命、及分析的高精度;
4、零死體積連接件設計,確保有機物在轉化為待測氣體使無峰擴散、得到真正的單一化合物中CNHO的同位素比;
5、自動基線補償功能,避免由于色譜柱流失帶來的分析誤差;
6、與zui成熟的色譜供應商Agilent合作,提供的色譜分離設備;
四、Multi-flow在線氣體制備導入系統
1、功能靈活多樣,適用于各種氣體樣品的導入;
2、可以在水平衡、碳酸鹽、大氣樣品、可溶性無機碳等樣品制備系統間自由切換;
3、中心切割技術,確保只有純樣品氣進入質譜檢測;
五、Trace gas痕量氣體預濃縮系統
1、整套系統一體化設計、無需與單獨氣相或樣品導入系統聯用;
2、三冷阱設計,用與痕量氣體濃縮及去除雜質;
六、雙路進樣系統
1、的微量冷指進樣技術,樣品消耗量更小,精度更高;
2、適用于標準氣標定、離線制備氣體樣品測定、與自動樣品處理裝置聯用;
3、自動系統檢漏;
4、樣品量有自動壓力感應裝置控制,軟件自動優化;
5、超低死體積閥組設計,確保即使是在進行SO2同位素比測定時仍無記憶效應。
典型用戶
采購單位名稱 | 采購時間 | 采購臺數 |
---|---|---|
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橡膠研究所 | 2010-09-03 | 1 |
華中農業大學 | 2012-07-06 | 1 |
中山大學 | 2013-02-01 | 1 |
*部禁毒處 | 2013-04-05 | 1 |
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 | 2012-03-02 | 1 |
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 勘探開發研究院 | 2009-07-09 | 2 |
廈門大學 | 2012-01-05 | 1 |
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| 2007-03-02 | 2 |
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| 2012-10-26 | 1 |
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 | 2011-07-12 | 1 |
浙江大學 | 2011-12-08 | 1 |
北京大學 | 2011-09-16 | 1 |
中國農業科學院 | 2010-08-05 | 1 |
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所 | 2011-10-28 | 1 |
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植物園 | 2011-09-08 | 1 |
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院 | 2012-10-12 | 1 |
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| 2012-05-10 | 1 |
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 | 2004-04-09 | 2 |
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| 2011-10-07 | 2 |